Matter漫谈 | 智能家居、物联网生态的破与立
广告
通讯技术的快速迭代与全面应用助力了智能技术的发展,无疑对物联网产生时代性的影响,同时在新消费时代,收入的跃升改变了人们的消费阶层和价值观,年轻群体引领了新的消费趋势,对于智能家居的需求更加旺盛,吸引了大量玩家入局,智能家居逐渐成为一个行业泛名词。
然而智能家居的风虽然越吹越大,但真正的热潮却迟迟没有到来,究其原因,是家居市场一直以来存在的分散、割裂、生态性弱等问题,而Matter标准的确立正是解决生态层问题的一次尝试。
相信,Matter1.0的发布引发了很多朋友的关注和热议,Matter到底是什么?它对智能家居行业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该如何看待如今的行业现状以及如何顺应趋势做出改变?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云知光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照明技术官——徐庆辉老师与江苏英索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陈夏、网月智能 总经理——郭西波、玛格全屋定制智能家居事业部 总监——李启豪围绕“Matter1.0:智能家居的一大步,机遇还是挑战?”主题,从智能家居产业链的角度展开了深入讨论。下面是直播内容的整理。
01如何看待智能家居行业的现状?
陈夏
江苏英索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如今,智能家居已经是百花齐放的时代。因为在这个智能化、数字化大背景下,有很多跟智能相关的行业都在涉足智能家居,包括原来做智能教学的集成商;新加入的一些做单品类、消费类电子级别的厂家;到后来做照明体系的、做集成吊顶的、做全屋定制的等等。那么,这对于做智能驱动的厂家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但同时也就意味着竞争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机遇与挑战并存。
郭西波
网月智能 总经理
我们原来是做通信的,在2020年初才在家居这个圈子露头,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还是遇到了蛮多挑战的,其中面临的巨大压力主要是如何搭建一套非常棒的系统,由于这种产品体系的研发周期非常长,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是一笔大的投入,而且还会被很多大的平台,大的生态系统压制发展的机会与可能性。
第二个是跟技术可能关系不是太大的“品牌信任度”的问题。根据我们后台的数据,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大概有300多个B端的客户来测我们的产品,但是有一部分客户是无法批量持续性走货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生态的问题或是品牌信任的问题等等,我相信这也是过去几年非常多智能家居的厂商都面临过的一些问题。
李启豪
玛格全屋定制智能家居事业部 总监
广大的消费者对于智能品牌还没有太清晰的认知。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智能家居的购买渠道,有做全屋智能的系统集成商,也有智能环境光与照明设计强相关的,像玛格主要是从全屋定制的角度去考量空间的智能表现。
消费者通过这些渠道,接触到一些智能单品或是智能设计的解决方案,然而许多用户对智能家居的选择,并不像购车那样有全面性的了解,买车的消费者只要认准某个品牌,甚至某个车型,到了任何一家4S店,就可以选择下单了。
当前在智能家居行业,只有少数特定的品牌能够在消费者心智上留下一定的认知印象,比如说米家、绿米、欧瑞博,而主动找到这些品牌的用户,也是少之又少,多数还是需要商家或是设计师的推荐,才有智能家居系统的需求被开发。
02如何理解Matter?
李启豪
玛格全屋定制智能家居事业部 总监
如果要简单描述,Matter就是由苹果、亚马逊、谷歌几个互联网巨头联盟搭建的一个协议,它像桥梁一样可以把几个小系统连接起来,从应用面介入,让各个平台可连通,目的是打破目前智能家居生态独立分割的状态。
郭西波
网月智能 总经理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Matter并不是一个产品,也不是一个品牌,它其实是一个上层的应用协议。换句话说,就是沿用过去互联网或者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的理念做了一个更互通的协议。
陈夏
江苏英索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Matter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蓝牙或者450的概念,而是几大巨头之间妥协的产物,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通讯协议,谁都不愿意被谁的标准取代,所以就在网络层上加一个标准协议,在应用层上做一个架构,将来可以做到互联互通。
有人说这相当于卖它的品牌,我并不认同这种说法。既然三方巨头都能妥协,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比如说,我可以继续用HomeKit,或者继续用ZigBee的产品,哪怕是原来做WIFI的,我可以通过Matter协议来接入。
那这样的话,我的标准化程度就会提高,更加有利于各巨头之间去普及它们的应用,就像郭总说的,谁做的生态系统、操作系统或者应用系统更受人欢迎,大家就不会再去关注硬件产品,而是把硬件生产下放到原有的细分领域,继续专注在应用层和交互层上的开发,苹果继续优化它的HomeKit,Google继续优化他们自己的生态平台,仅此而已。
03Matter的到来让智能家居企业面临怎样的机遇或挑战?
郭西波
网月智能 总经理
蓝牙和ZigBee其实是过去这些年的产物,从芯片厂商的源头来看的话,也就是下一代芯片,他们出来的东西都已经打通了。
Matter很有可能会像过去的TCP互联网时代,或者说如今网络时代的TCP协议一样,它会成为下一代通用的东西。早期互联网成型之前的那些产物都不能互通,今天就可以做到,那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下一个物联网时代。
从另一层面上说,这其实是我们先立一个标准,那后续的一些产品就不同于过去混战时期的产物了,下一代的芯片可能从源头上就解决了这些问题。
那为什么今天我们不能一下子就让所有人都直接做到呢?这是因为它有一个历史延续性的问题,因为我卖太多产品出去了,所以就出来一个边缘网关的概念,这些东西后续会逐步变成现实,再过N年以后大家可能都不会再去聊什么ZigBee、蓝牙这些东西了。
另外,Matter只是一个标准,最终是服务于用户交互的,像苹果的HomeKit、涂鸦等等这些做系统的,他们今天面临着如此巨大的机遇,一定会选择走这条路的。他们的妥协是为了下一代物联网更好地发展,从长远利益出发的话,他们在这个时间点选择加入这个协议,其实对他们来说,更有利于延续他们过去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
可能有朋友会认为,有了Matter协议,在不久将来就可以用极少的APP来控制所有的智能家居,这种畅想有可能在N年之后会出现,短期内的话远远没有那么乐观,应该说是远远达不到这种理想状态。
这其实还是一个系统入口的事,这也更加佐证了我们刚才所说的那个问题,“为什么巨头们要在这个时间点上选择拥抱或者支持这件事?”因为现在处于一个变革时期,更是一个抢客户的好机会。举个例子,我们过去两年一直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如品牌背书问题、信任度问题、生态问题等等。
而我们为什么能够生存或者得到一些客户的认可呢?因为我们在照明这一块做的无线控制是具有独特优势的产品,如果我们选择去拥抱Matter,顺应这个大趋势,这其实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那对于HomeKit这样的大平台来讲,它可能在照明控制这些小的细分领域里面不见得能够做到全球第一名,但是如果能够有更多类似于照明子系统加入,通过这种路径帮它扩大客源、保住用户群的话,这对于他们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所以说,系统层面永远会存在的,只不过是从15个可能会变成5个、3个。如果按照这种走向,我们以后可能不会再去做系统层级的市场推广,而是在这里面去做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个性化的二次开发。
因为像HomeKit这种大而全的平台,可能在很多细节功能上并不能做到让很多人都满意,而且他们的系统自身原有的弊病并不会因为Matter的出现而消失不见,这就是我们这种子系统存在的价值。
李启豪
玛格全屋定制智能家居事业部 总监
站在产业下游端的角度来看,Matter的到来可以让选品的范围扩大。比如说玛格智能系统核心,过往采用的是BLEMesh的技术,那么周边选品都得符合BLEMesh或是WIFI通讯才行,而如果我们把通讯标准改为Matter,那么只要支持Matter的产品都在选品范围内,从这个角度看的话,的确是有好处的。
但是如果往深度去看兼容性的因素,那问题在哪呢?
当前Matter体系之间产品的兼容性跟市面上一些家居品牌的产品全家桶本身自带的兼容性相比,两者的融合深度完全不同。比如说,消费者到华为门市体验华为产品全家桶,智能体验感非常好,是因为它的兼容度很深,整合力很强。
但就现况而言,如果通过Matter把空调、电机、电器等产品连接在一起,那要达到非常深度融合的体验还是比较困难的。
04智能灯具厂家还有必要研发自己的系统吗?
陈夏
江苏英索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我打一个照明行业都懂的比喻,你把Matter想成涂鸦,它如果给你们所有人赋能,那你们之间并没有差异化优势,所以还是要回归到细分领域,做灯具的还是得把产品做好,因为最终的竞争力永远在于你的制造、你的设计,而不在于你有了任何智能的加持。
因此,我认为Matter1.0发布后会催生更加细分的市场,而我们更加需要做好自己的东西,在自己的优势领域深耕,然后再和其他平台互联互通。
换句话说,目前做灯具硬件的朋友,你需要做的是了解智能家居,了解它需要控制灯的什么东西,比如要调光、调色,那就做出能接受调光调色的光源以及混色好的硬件灯具产品。而关于系统、生态、控制这些事情都应该交给更专业的人来做,你只需要拿一个性价比高的系统过来用就行。
郭西波
网月智能 总经理
就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现状来看,灯具企业其实是处于一个配角的位置。在数字灯光时代,如果智能不再是独立于灯具之外的一个东西,而是变成一个内在特性的话,那就意味着,如果企业当前没有能力深入到智能技术,其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作为智能灯具厂家不能过于被动,自己要有内置算法,要有自己的“脑子”,对现有软硬件系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不然你拿不到下一代的入场券。
05结语
Matter的发布无疑是一件值得欢呼的事情,让我们相信,智能家居仍然未来可期,而如何让这一行业更上一层楼,则需要身处其中的企业用实际行动来回答了。
(*本期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云知光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平台处理。)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观看直播回放
编辑|周静雯
投稿/合作 | media@elicht.cn
*本文为云知光原创文章,独家首发,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下需授权的公众号名字及微信号。